甲、乙两同学欲制取纯净的Fe(OH)2 ,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A管中是Fe+H2SO4, B管中是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先夹紧止水夹a,使A管开始反应,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同学乙:打开a,使A管中反应一段时间再 夹紧止水夹a,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同学乙打开a的目的 ; (填甲或乙)同学可成功。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
|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
|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
|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
| 5.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既而沉淀消失 |
| 6.向Al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仪器:①②③④试管夹⑤镊子⑥小刀⑦玻璃片⑧砂纸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 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
123456(用A-F表示);
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结论:;
.实验室里用一般的气体发生装置来制备Cl2,反应物即使在停止加热后反应还会继续一段时间,当要收集多瓶Cl2时,常有较多的Cl2逸散到空气中去,为了避免Cl2的逸散,并对多余的Cl2随时取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图的甲装置来制取Cl2:
(1)设计甲装置是依据了(填已学某仪器名称)的原理。甲中装置Ⅱ(填能或不能)用乙装置来代替。
(2)甲中Ⅱ中盛有的液体是,该装置可看作是一个(填某仪器名称),简述其主要原理。
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
(1) 写出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
(4)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强度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度均为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量取10.00 mL 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人两个锥形瓶中;
③用精确的天平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a的数值至少为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人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应,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字表述④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
(2)本实验中应选用(填序号)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3)若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
(4)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
下图是实验室用来验证乙烯与氢气反应产物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框内装置用来制取乙烯,其中包括的仪器是:①碎瓷片②石棉网和铁架台③圆底烧瓶④温度计(量程100℃)⑤温度计(量程200℃)⑥酒精灯⑦单孔塞⑧双孔塞⑨导管。不选用的仪器有(填编号)。
(2)写出制乙烯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发现溴水会褪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出现什么现象可说明生成了乙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