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                           
②可以调素琴                 调: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君子:                           
.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   )

A.日子 B.白天 C.每天,一天天地 D.太阳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和《爱莲说》的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备由是
太守说如此

B.

大义于天下
《书》,则不如无《书》

C.

将军既帝室
无丝竹乱耳

D.

信义著四海
皆以美徐公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①与友行    ②去后至    ③相而去     ④下车之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刻画了怎样的元方形象?
                                   
.文章结尾处,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以军中多务()
(4)及鲁肃过寻阳 ()(5)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原因:
目的:
、试分析吕蒙的思想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翻译。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启示?

(一)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遂许先帝以驱驰() 恐托付不()
庶竭驽钝()夜忧叹()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文中所说的“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具体指是什么事?用原话回答。

、下面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功绩,从列出的五项中任选一项,参考示例,写出其具体的内容。(1分)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振,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六出东和收二川七擒排八阵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出师表》选段中哪一句话也表明了诸葛亮“澹泊明志”的志趣?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选文第一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在原文中用横线标出相应的句子。
、从选文看,诸葛亮回顾先帝“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下面是诸葛亮祠中的一副对联,请你从列出的四项中任选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六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两表:______ __一对:________鼎足:________六出:_______
、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皆实用心 B.畅军事家喻户
C.死之臣衣缩食 D.日而待千方百

、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用原文回答):
(1)
(2)
、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①。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⑦。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卓帐:竖立帐篷。②绡縠(xiāo hú):一种丝织品。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使人过涧
(2)盖夕虹也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予使契丹:_______________ (2)相数丈:_______________
(3)立涧之东西望:___________ (4)山而去: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文中找出任意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两个重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