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室温下,0.1mol/L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当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变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c(OH)增大,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的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上述解释中    (填“甲”或“乙”)正确。
(2)为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mol/L醋酸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然后测定溶液的PH值。

A.固体CH3COOK B.固体CH3COONH4 C.NH3气体 D.固体NaHCO3

(3) 若_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常温下将0.01molCH3COONa和0.004molHCl溶于水,配制成0.5L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有      种粒子
②溶液中有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mol,它们是               
③溶液中n(CH3COO)+ n(OH-)-n(H+)=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B可形成BA型化合物,且A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它前一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多8个;C元素有三种同位素C1,C2,C3,自然界里含最多的是C1,C3的质量数是C1的3倍,C2的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2倍.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E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2个.
(1)写出元素名称:A.B.C.D.E..
(2)写出C1,C2, C3粒子的符号:,,
(3)写出E离子的结构示意图E的氢化物的分子式.
(4)写出A的单质与B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A的单质和B的单质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二者反应后生成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含化学键类型是.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根据NaH的存在,有人提议可把氢元素放在族,那么根据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又可把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族。
(2)现有甲、乙两种元素,甲元素在第三周期第VIIA族,甲元素与碘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Y、Z、W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已知: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物质;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的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W气体的水溶液滴入酚酞变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两种气体按物质的量之比1:1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科学家发现,Z在催化剂条件下能与W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
(3)在Z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检验W气体的方法是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氯化铜
硫酸铁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① 0.4mol NaCl的质量为g,64g氧气的含氧原子数目为
②在标准状况下,44.8L NH3的物质的量为,与克H2S的物质的量相等。
③1.5mol SO2 g 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等质量的CO与CO2含氧元素质量比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