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塑料购物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1)根据所学经济知识,分析"限塑令"对生产塑料袋的企业和消费者将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2)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
(3)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分析发布"限塑令"的哲学依据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多年来家电市场的价格大战,海尔注重技术革新,果断地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先进设备与技术和生产流水线,并吸纳了近两千条高于国际一般标准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十年磨一剑,海尔创出了中国驰名商标。
材料二海尔坚持认为,顾客最需要的是质量,必须狠抓质量,1985年,将76台不合格冰箱当众砸毁。海尔做事追求卓越,用户至上。四川农民投诉说,用洗衣机洗甘薯结果造成排水不良,海尔就生产出了能洗甘薯的洗衣机。美国的大学生住在狭小的宿舍里,常用小型电冰箱当作桌子使用,海尔听说后,立即生产出了上面有折叠桌面的书桌式电冰箱,广受欢迎。
请结合材料回答:海尔集团是如何自觉利用价格变动的影响取得企业经营成功的。
材料一:面对广州市市区日益高涨的房价,家庭收入不很高的某中学李老师今年年初选择了在郊区购买一套相对便宜的二手商品房,但其住处离学校有差不多十公里,致使其上下班很不方便,他有意购买一种交通工具——环保摩托车或电动车。为此,他调查了解了一些情况:汽油价格由原来的2.8元/升,涨到了现在5.0元/升,且还有上涨的趋势;电的价格0.56元/度,估计每一百公里摩托车耗油约2.2升;电动车耗电约6度。
材料二: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些零花钱,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要与钱打交道。高一(1)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高一(1)班 收集到本班王同学以下有关材料:
8月份家庭收入 |
8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
8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
||||||
父亲工资 |
母亲工资 |
请同学吃饭 |
同学互送礼品 |
买个性化服饰 |
买MP3 |
伙食费支出 |
向父母要 |
向别人借 |
700元 |
500元 |
150元 |
60元 |
100元 |
300元 |
220元 |
600元 |
230元 |
(1)材料一中的哪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哪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
(2)你认为影响李老师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王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4)如果就王同学的消费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
材料一:《人民日报》以《市长为何搬不动市场》为题报道说,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地处沈阳市南二马路的中国小食品城已小有名气。而沈阳市五部门却与去年十月联合发出通知,限令小食品城整体迁移到浑河大市场。虽然他们是出于对小食品城长远发展的考虑,但却未考虑到对近期经营的影响,使众多业主对此举颇有微词,不予配合,迟迟不搬。半年过去了,南二市场依旧存在,浑河大市场也未见得红火。
材料二:记者在分析“南二风波”时说,市场经济不是“市长经济”,不是市长让干什么,经营者就干什么,既要看到市长有力量,又要看到市场的力量。一些经济学者说,现在搞市场经济市长不管市场是不对的;可是,市长依旧沿袭老办法,想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市场问题,也是做不到的。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既要看到市长有力量,又要看到市场的力量”?
(2)结合材料二,指出“市长搬不动市场”的原因是什么?市长应当怎样管好市场?
某中学高一同学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管它4096色还是6万5千色,它有个性够反叛,我就要它!”
乙同学:“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3.15日是第19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消费”。所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
材料二:如今,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着稳定且较高收入的工作,可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结合材料回答:
(1)在甲、乙、丙同学的消费观念中,结合个人的实际,你更推崇哪种消费理念?并阐明理由。(5分)
(2)对于“月光一族”的做法,如何评价。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