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所备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
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01Ω)
C.定值电阻R(阻值2kΩ,额定电流50mA)
D.蓄电池E(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
E.多用电表
F.开关K1、K2,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选用×100档,操作方法正确,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测量的结果是 Ω。
(2)为了更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的内阻,设计了如图乙、丙所示的实验电路,某同学选择了较合理的电路图丙。该同学不选择电路图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图丁中,根据该同学选择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连接好。
(4)用该同学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用所测量表示电压表的内阻RV= ,式中字母代表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在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A.小球每次从斜槽滑下的初始位置不同 | B.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
C.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 D.小球运动时与竖直板上的白纸有摩擦 |
(2)利用图2中平抛轨迹及P1、P2和P3三点,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大小为_____m/s
(3)小球运动到P2点时速度大小为____m/s
((2)、(3)两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5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
②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是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6中的a、b、c、d所示,则由图可知小球从a运动到b和b运动到c的时间是(填”相等”或”不相等”)的,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L、g表示)。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0.51 cm,
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01.0 s。则:
(1)他测得摆球直径为cm
(2)他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你可能用到计算式,
)
(3)他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 |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表 |
D.实验中误将50次全振动计为49次。 |
(1)在研究自感现象时,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一般都有直流电阻,某同学利用
如图a所示的电路采用伏安法测定线圈的直流电阻,在实验测量完毕后,将电路拆去时应( )
A.先断开开关S1 | B.先断开开关S2 | C.先拆去电流表 | D.先拆去电阻R |
(2)如图b所示是甲同学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图,并用电流传感器显示出在t=1×10-3s时断开开关前后一段时间内各时刻通过线圈L的电流(如图c).已知电源电动势E=9V,内阻不计,灯泡R1的阻值为9Ω,电阻R的阻值为2Ω.
a、开关断开时,流过灯泡的电流方向(左到右、右到左),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
b、线圈的直流电阻为Ω;
太阳能光电直接转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如图所示是测定光电流的电路简图,光电管加正向电压.
(1)在图上标出电源和电流表的正、负极.
(2)入射光应照射在极上.
(3)若电流表读数是10 μA,则每秒钟从光电管阴极发射出的光电子至少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