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1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2书传。永平五年,兄固3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4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后汉书·班超传》)
【注】1.徐:安徽县名,令:县官。2.涉猎:广泛地阅读。3.固:班固。4.傅介子:西汉武帝时出使西域、保卫边境的英雄,张骞:西汉元帝时通西域的大探险家。
.(1)下列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物喜/常为官佣书供养 B.辍耕垄上/居庙堂
C.有口辩涉猎书传/起坐喧哗者 D.不修细节,内孝谨/则何时而乐耶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为佣耕                  尝业投笔                          
劳辱                   兄固被召校书郎                  
(3)“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句中有一个通假字,运用你储备的知识探究一下。
通假字         本字         
.翻译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2)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鲁迅先生所称道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无韵之《离骚》”肯定了这本书的在        方面的价值之高。
.(1)陈涉与班超有很多共同之处:家       ,尝为      ,胸怀      
(2)选文【甲】【乙】两段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何异同?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
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①梁俪②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⑤,更⑥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故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选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①睥睨:女墙,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②梁俪:俪,lì,栋梁。③箭竹,竹子的一种。④数:cù,密,与“疏”相对。⑤夷狄: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⑥更:经过。⑦售其伎:施展它的技能。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潭中鱼百许头 _________②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
③良久乃已________________④奇而坚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甲】文第一段写了潭水怎样的特点?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试结合语段简要分析。
【甲】【乙】两文均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比较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子谏楚庄王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1】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智之如目【2】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3】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
【1】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
【2】智之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 智:见识。
【3】庄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造反”
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臣智之如目也
2)自见之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杜子是用什么方法说服楚庄王不攻打越国的?
从文中可以看出杜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余饮三大白而别 // 人所难
B.湖中人鸟声俱 // 巘多生怪柏
C.湖中得更有此人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D.金陵人 //非曲直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本文作者的“痴”表现他在“”的情况下,在“”时分,划一条小船,“”去看雪。(用原文句子或词语回答)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B.本文是一篇游记,叙事是行文线索,“到亭上”“ 及下船”,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C.“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D.作者通过追忆一次在西湖诚舟看雪的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念和感伤的情怀。

文言文阅读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会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孺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焦竤《玉堂丛语》)【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是他。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以使(告诉) B.其文(感到惊奇)
C.谓必山林老儒之(做法) D.使乃优遇(他,指刘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文言文阅读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由西汉淮南王组织文人编著的。题目“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_______________连用。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数月 居
其马胡骏马而归 将
死者十九十九
翻译下列句子。
此何遽不为福乎?
丁壮者引弦而战。
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