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轴倾斜(即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在空间有变动,地轴对于这个平面的倾斜度也在变动。现在地轴倾斜度是23.44°,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下野题。
地轴倾斜度为24.24°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
|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
地球上的太阳直点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某市2005年末统计共有人口500万,2006年内共计死亡6万人,出生5万人,迁出2万人,迁入4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06年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0.2% | B.1.2% | C.3.8% | D.1% |
下列有关该市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市人口总数在减少 |
| B.从人口数量变化特征看,该市不可能位于中国 |
| C.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
| D.该市的人口年龄出现老龄化 |
读“我国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各地区人口流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 |
| B.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
| C.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 |
| D.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 |
下列关于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
|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
| 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
|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城市各方面的交流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流量增大,流向也明显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 B.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
| C.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 | D.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70%鼓励生育 |
| B.60%计划生育 |
| C.15%采取移民政策 |
| D.30%鼓励人员出国 |
读下图“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
| A.33‰ | B.43‰ | C.25‰ | D.15‰ |
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 A.人口总量稳定 | B.人口老龄化加速 |
|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