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下面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理由是:a ;b 。
(2)A图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 期,该期的主要变化是 。
(3)B图细胞处于分裂的 期。该细胞所属的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4)C图的下一时期细胞的变化是 。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的生成量表示酶活性大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B、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⑴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⑵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管号 试剂(mL)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1.4 |
1.4 |
1.4 |
|
pH7.5的缓冲液 |
0.2 |
0.2 |
0.2 |
0.2 |
纤维素悬浮液 |
0.3 |
0.3 |
0.3 |
0.3 |
微生物A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B提取液 |
||||
微生物C提取液 |
0.1 |
|||
总体积 |
2.0 |
2.0 |
2.0 |
2.0 |
⑶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保温1小时。
⑷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摇匀后,进行沸水浴2分钟。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
微生物A提取物 |
微生物B提取物 |
微生物C提取物 |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分析讨论:
①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
②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
③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
观察动物细胞模式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但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2)若该细胞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结构10发生的变化是。
(3)若该细胞是动物性腺细胞,则产生性激素的细胞器是[ ]。图中7的功能是。
(4)不含有胸腺嘧啶,但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 ]。
(5)若这是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则其所处的内环境是。
(6)若A是HIV,正在侵入B,则B最可能是细胞。
(7)若B细胞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正在与A接触,而且A最终导致B细胞裂解死亡,则A是细胞,并可产生。
(8)若A是B分泌出来的某种免疫球蛋白,则B的最初来源是细胞。
(9)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图中等生物膜组成(用标号回答)
因为猪的基因和人类的基因存在一定相似度。据报道经过特殊处理的猪皮可在人身上存活3周左右,起到保护创面免受感染的作用。移植猪皮后,还要在猪皮上开很多小口,移植患者的自体皮放入其中,自体皮慢慢生长,覆盖裸露的皮肤。而猪皮最终会掉光。为了使移植的猪皮存活更长时间,有人设法导入人的相关基因(用P表示),获得转基因小白猪。其简单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过程①中形成重组DNA常用的酶有______和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2)过程②中,常用____________酶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成纤维细胞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无菌、无毒的环境、________、温度和pH、________。
(3)过程③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然后将早期胚胎移入另一头与供体___________,但未经配种的代孕母猪的相应部位。
(4)图中的卵母细胞应在体外培养到_________期。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食品发酵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如今,形形色色的发酵食品在食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人们喜爱的美味食品——腐乳就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
①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②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是________。
③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一定量的“酒药”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并简单密封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18~25℃左右)12 h即成。现请你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①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要冷却后再加“酒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米饭中央挖一个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家庭酿造米酒过程中,总会发现坛内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先“来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后“来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来酒”过程的生化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菊苣是生长在林下的、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请分析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群落物种的。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
分组 |
凋落叶含量 (g /盆) |
植株干重 (g /10株) |
光合色素含量 (mg /g)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m2/s) |
对照组 |
0 |
7.78 |
2.74 |
9.77 |
0.040 |
实验组1 |
30 |
3.60 |
2.28 |
7.96 |
0.040 |
实验组2 |
90 |
1.14 |
1.20 |
4.76 |
0.028 |
①植物体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测定菊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时,常用(试剂)提取光合色素。
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减少,直接导致光反应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C5羧化形成C3效率下降,导致植物对的利用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