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激素A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从而使机体产热量增多,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激素D______________(填名称)的分泌量也增多,并出现骨骼肌的不自主战栗,写出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 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直接接受血糖浓度的变化的刺激,也可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其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运输到 ,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
(4)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请在生态系统水平上举一体现此调节机制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2)图2中的①表示________, ①中物质的释放使④________发生电位变化。
(3)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取指血进行化验,针刺破手指时并未将手指缩回,说明缩手反射要受的控制。
每年的7月~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采摘果树外围的果实测定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1)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主要取决于果肉细胞的增加和细胞的增大。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
①在7月29日~9月27日期间,果实内含量下降,可导致成熟期果肉细胞的减弱,果实体积增大减缓。
②在9月7日~9月17日期间,果实内和的含量增加,同时测得果实中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断增多,果实的颜色和口味(成熟度)也会发生变化。由此推测上述激素含量的增加,可能促进了生成,促进果实的成熟。
(3)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苹果果实的成熟是的结果。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
(3)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____。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________。
下图为细胞重要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过程。
(2)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
(3)细胞分化过程中,如果由于某些因子的作用,就有可能使___________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4)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细胞的凋亡是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称作_________。
(6)当HIV病毒侵入机体的淋巴细胞后,使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是否属于细胞凋亡?_____________
下列图1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2是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图3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期。此时细胞中有DNA分子个,染色单体_______条。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条。
(3)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___。
(4)图3中属于分生区细胞的是________ (填图中字母)。若换上高倍物镜,使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方移动。
(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_______染上颜色(紫色或红色),便于观察清楚。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是____性染料。
(6)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剪取2~3 mm根尖,立即放人解离液中解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