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时期 |
碳吸收量/(kg C·a-1) |
碳释放量/(kg C·a-1) |
A |
1.20×1014 |
1.20×1014 |
B |
1.20×1014 |
1.26×1014 |
(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2)表中 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 。
(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导致大气中 增加并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
(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 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 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蝇 |
3/4 |
O |
1/4 |
O |
雄蝇 |
3/8 |
3/8 |
1/8 |
l/8 |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10分)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和8~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4或12)。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
(10分)大蒜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蔬菜和调味品,可通过杂交育种。红皮(A)对白皮(a)为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
(1)抗病大蒜品系具有显著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已知该性状显性纯合时(BB)植株不能存活。用杂合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大蒜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
(2)现以杂合红皮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以获取白皮抗病大蒜。推断其自交后代发育成熟,表现型有________种,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白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________,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豌豆的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豌豆子叶颜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组合能判断出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组合一的亲本基因型:黄色,绿色。
(3)组合三的F1中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植株数目比值约是。
(10分)如图是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谈到了染色体说明该生物是________生物,谈到B说明该生物是________生物。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_______的过程。
(3)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它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____________。
(4)图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对生物的生长(体积增大)起主要作用的过程是____________。
(6)图中对生物体细胞种类的增多起主要作用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