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时期 |
碳吸收量/(kg C·a-1) |
碳释放量/(kg C·a-1) |
A |
1.20×1014 |
1.20×1014 |
B |
1.20×1014 |
1.26×1014 |
(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2)表中 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 。
(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导致大气中 增加并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
(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 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 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该反射弧中具有_ _个神经元。
(3)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5)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如图所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指上图中的标号等部分。它们的关系是(用
文字箭头表示)。
(2)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尿素 ③胃蛋白酶 ④解旋酶⑤载体蛋白⑥血浆蛋白⑦ATP合成酶
(3)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是如何从红细胞到达组织细胞的?(用标号表示),C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共经过了层磷脂分子。
(4)毛细淋巴管壁的内环境是。
(5)写出A、B和D三者成分和含量之间的区别。
(6)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如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B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C、F过程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
(2)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
(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育种时间比较长,原理是;如果为缩短育种年限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的原理是。
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关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中填写字母,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1)将图中表示细胞结构的字母A~G分别填入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图中。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每空2分,错填0分,少填1分。)
(2)D的作用是,[ ]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是[ ]________,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写字母)结构中。
(3)构成I的基本支架是。
(4)若该动物细胞为心肌细胞,则其收缩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若将该动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食盐溶液中,将会发生。
(5)结构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分布着许多_______、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反应所必需的_。
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可能是病毒的是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________内才能完成。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其细胞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低倍镜观察细胞D时,发现它在视野左上方,换高倍镜前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
(5)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片细胞64个,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看到细胞________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