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下图):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2)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3)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小明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台上给他提供的器材有:6V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50Ω、1A”和“10Ω、1.5A”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为顺利完成实验,小明在实验中应选用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U-I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U-I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时,小灯泡的电阻是Ω。
(4)小明根据U-I图像中数据计算发现: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灯丝的电阻,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如图所示,是小臣同学改进后的探究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吸热能力大小的实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即:R甲 = R乙。
(1)实验中用电加热器在液体内部加热来替代酒精灯,以及用封闭的烧瓶代替敞口的烧杯,这些改进都是为了,从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2)实验中甲、乙两液体初温相同,还必须控制甲、乙两液体的相同。
(3)闭合开关,发现乙烧瓶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的比甲快,说明乙液体的吸热能力比甲液体(选填“大”或“小”)。
(4)如果换用两个不同的电加热器即R甲 >R乙,两烧瓶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还可以用这个装置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的关系。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变小/不变) 。
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的电路如图甲所示,通过移动导线夹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实物图补充完整;
(2)实验采取了如下操作步骤,其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A.将导线夹移到某一适当位置; |
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适当值; |
C.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用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
D.连接电路; |
E、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
F、闭合开关;
G、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再测量几次;
(3)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为V;若要使电压表示数增大,应将导线夹向移动。
(4)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作出电阻丝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