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常用盐水来做浮力实验,小明学习了浮力实验后,利用密度测量的知识在家里设计了一个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

所用器材用: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体小塑料块,两个菜碗,一把刻度尺,水和盐水。

小明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A.往一只菜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在小塑料块的水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B.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在小塑料块上量出其浸没在水中的深度h;

C.往另一只菜碗中加入适量的盐水,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液面上,在小塑料块的液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D.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在小塑料边上量出其浸没在盐水中的深度l,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

(1)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水平面上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由此可以求出小塑料块的质量m=  

(2)正方体小塑料块所受水的浮力F1   所受盐水的浮力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求出盐水的密度ρ′=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体积--温度图象即V--t图象,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图象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可进一步得出的推论是水在4℃时________________ 最大.

小明和小红在做“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
m/g
V/cm3
(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0.5
4
松木2
10
20
0.5


(1)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次数编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2)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________________(“无关”或“有关”).
(3)小红注意到铝块1有一部分磨损了,那么磨损掉的一部分的铝块与完整的铝块相比,它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上述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________________ 图线反映了铝块的实验情况.

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 ,当入射角达到________________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 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光能否发生反射?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 .
(3)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________________ .
(4)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对于已知光路,光能否沿它的反方向传播,请你简要说明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⑶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