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提出假设】猜想Ⅰ:只有氢气;
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
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现象
结论
①. 装置A质量增加, 装置B质量无变化
猜想        成立
②. 装置A质量       ,装置B质量增加
猜想Ⅱ成立
③. 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         
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
(1)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元素;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元素。
(2)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             (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择__________。

2009年4月下旬以来,世界上一部分国家陆续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达菲是目前抗该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它是以我区的特产中药材八角的提取物——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合成的。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莽草酸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每个莽草酸分子中有__________个原子。
(2)由上述材料得知,化学科学在促进人体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请你与他们一起踏上实验之旅。
(1)实验过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佳佳: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强:也可能含有
(3)验证:我来验证佳佳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


(9分)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8分)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