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火灾中含碳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有毒的烟雾是造成人员死亡的杀手之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研究烟雾的成分,他们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模拟得到了火灾造成的烟雾,并进行处理后对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研究。
《提出猜想》(1)只有CO2;(2)    (10)     (3)既有CO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会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挤压混合气体的储气罐,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混合气体。
观察装置B、装置C中的现象
装置B中的现象是:
          (11)      
装置C中的现象是:
          (12)      
混合气体既有CO2,也有CO。
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        

有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设计来验证研究结果。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确认混合气体中存在CO、CO2实验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14)        
(2)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              
(3)装置A和C都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但作用是不同的,请分别写出装置A和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16)                  (17)            
(4)你认为第2套装置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18)              
(5)上述2套装置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方法,画出需添加的仪器,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     (19)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 N a O H 溶液;猜想Ⅱ: N a 2 C O 3 溶液;猜想Ⅲ: N a 2 S O 4 溶液;猜想Ⅳ: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
猜想Ⅱ正确


【分析与推理】
①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
②何刚同学认为只需要完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Ⅱ"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该说法(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③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观察发现D、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因是

某研究学习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H2SO4溶液是否恰好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如图是类似教材所示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过程.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②向A中加入10mLNaOH溶液,并滴入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  ,使溶液混合均匀,直至溶液的颜色由红色恰好变成  色为止,表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①:取少量反应的溶液,用pH试纸检验,测得pH<7,表明硫酸过量.
方法②:取少量反应的溶液,向其中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硫酸过量.
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方法  (选填“①”或“②”).请用文字说明另一种方法不合理的原因 

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中 含有 H 2 O N a + O H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做了三个实验设计:
实验一: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 N a C l (pH=7)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 N a O H 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N a + 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实验三观察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4)拓展应用:向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实验小组为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并确定其组成,开展了一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
(1)NaOH能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Na2CO3
(2)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
(3)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
(4)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固体全部为NaOH.
猜想一:固体全部为  
猜想一: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将待检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  (填“>”、“<”或“=”),说明猜想一成立.、
方案二:取该溶液少许,往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待沉淀不再产生,过滤,再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色,说明猜想三成立.
【归纳与总结】很明显,方案一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探究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的组成,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26.6g待检固体,按如图所示过程实验(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参照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

(5)26.6g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6)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实验最终所得351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C O 2 H 2 O .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深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 C O 2 C 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
(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 C O 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 C 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 N a O H 溶液的作用是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