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材料二 ……2.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 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时画的“三权分立”的示意图。

材料四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议员之选举人所需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都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
(3)请按费斯特拉教授的设计简要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分立的情况。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据统计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作出这些决策的有利国际因素是什么?(8分)
(2)上述三次会议在指导党的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哪些方针?(3分)
(3)在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程中,三次会议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光明日报》2004年12月31日报道,经过4年多的准备和建设总长约4 000公里的西气东输工程于12月30日全线正式商业运营。
请回答:
(1)汉唐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哪些先进的技术支持?(7分)
(2)清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方面次序排列表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900年
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
美国
美国
法国
美国
大不列颠
德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大不列颠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材料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 (单位:千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2
1 912
3 437
伦敦
959
2 681
4 767
6 581
莫斯科
250
365
612
1 000
东京
800

1 050
1 600


材料三 1850~1900年工人工资的增长情况表 (1900年为100)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大不列颠
57
64
70
81
90
100
法国
59.5
63
69
74.5
89.5
100


——以上材料均选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给欧美带来的变化。(6分)
(2)以上变化造成了什么影响?(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日租,二日调,三日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
——《旧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田界)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兼并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穑人(种由人)安得足食?公廪安得广储?
——《陆宣公奏议》
材料三富我多丁者,以宦、学、释、老得免,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炎疾其弊,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
——《新唐书》
材料四(唐德宗)问:“百姓乐乎?”对日:“不乐!”上日:“今岁颇稔(丰收),何为不乐?”对曰:“诏令不信。前云两税之外悉无他徭,今非税而殊求者殆过于税……破产不能支,愁苦如此,何乐之有?每有诏书优恤,徒空文耳!”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唐初的赋税制度有何特点?(3分)
(2)材料二、三反映出唐中期的什么突出问题?“炎疾其弊”所指为何?两税法的合理性何在?(5分)
(3)材料四反映出农民在实行两税法以后有什么不满?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4分)

阅读下列材料(均据《实业之梦——张謇传》):
材料1 1910年,张謇说,根据《海关贸易关册》统计,中国进口商品中以棉货为最多,最高时值银1。8亿两,其次是铁货,值银4600余万两。因此,中国“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1911年6月12日,他向摄政王阐述到,“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已两万一千余万两,铁已入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2张謇十分重视农业的改革,他向朝廷奏请开办农会说:“臣窃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之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输产之功。”
材料3张謇在《九录》中说:“至于铁矿需本(资金)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以瞻贫民之生活。”
材料4现在企业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以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钜业力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堆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此尤其显著者,加以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回答: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张謇的主要主张及理由,并进行简要评价。
要求:答案应成文,不得摘抄材料,限2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