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已能从蓝草中提出这种染料,早于欧洲1500多年。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靛蓝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
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C.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于N2(g)+3H2(g) 2NH3(g),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是

A.恒容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B.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生成氨气的速率与氨气分解的速率相等
D.N2、H2、NH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时增加空气的量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1
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H2SO4(aq)+Ba(OH)2(aq)=BaSO4(s)+H2O(l) ΔH=-57.3 kJ·mol-1
D.3H2(g)+CO2(g)=CH3OH(l)+H2O(l) ΔH=+135.9 kJ·mol-1

反应4NH3+5O24NO+6H2O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 s后N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3 mol/L,则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A.v(O2)=0.0125 mol·(L·s)-1
B.v(NO)=0.01mol·(L·s)-1
C.v(H2O)=0.12 mol·(L·s)-1
D.v(NH3)=0.1 mol·(L·s)-1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的示意图的反应是

A.2SO2(g)+O2(g)2SO3(g);△H<0
B.4NH3(g)+5O2(g)4NO(g)+6H2O(g);△H<0
C.H2(g)+I2(g)2HI(g);△H>0
D.N2(g) +3H2(g) 2 NH3(g) △H<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