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赵广拒画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①。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②。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③。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 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夫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注释】①本李伯时家小史:本来是李伯时家的小书童。李伯时,名公麟,北宋名画家,尤擅画马。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陷贼:落入敌人之手。③使图所掳妇人:让他画抢来的妇女。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尤作马(         )   ②胁以白刃,不(        )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哪些内容能说明赵广“善画”?(2分)
.从赵广拒画的事迹中,你能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吾日三省吾身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④人不知而不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用原文回答)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后面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香远清 ()(2)亭亭净()
翻译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①炫卖②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③,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④。
注释:(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乃,舍市傍委而 B.孟子长徐公何能君也
C.孟子少时徐公不若君 D.居后无问津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
复徙舍学宫之旁
简答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课内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有所不辟也 患:() (2)尔而与之 蹴:()
(3)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乎 已:()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文言文阅读(第6-7题每小题2分,第8-10题3分,共13分)
A 文段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B 文段
冲早慧,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选自陈寿《三国志·曹冲》节选)
【注释】①曹冲:曹操的儿子。文中“太祖”即指曹操。
②面缚首罪: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请罪。
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太祖对群臣称述(屡次) B.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 (赦免,免罪 )
C.今单衣啮 (同“现” ) D.一无所(追究)

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 分)

A.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B.冲于是刀穿单衣(用)
C.是忧戚(因为) D.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表并列,而且的意思)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谬为失意,貌有愁色(他假装作不高兴,脸上露出愁容。)
B.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我儿子衣服里面尚且被咬了,何况马鞍是悬在梁柱的呢?)
C.待三日中,然后自归(等待三天,然后你主动去自首。)
D.此妄言耳,无所苦也(这是胡乱说的话罢了,没有什么可苦恼的。)

选出对“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正确的一项:()(3 分)

A.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B.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虽然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C.安陵君从先王那里夺取了封地,只想守护它,虽然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D.安陵君从先王那里夺取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能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选出下列对 B 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库吏惧必死”是因为曹操放在库房里保管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
B.曹冲以假装因为迷信说法而忧伤,使曹操说出老鼠咬破东西对主人并无妨碍,而且很常见的观点。
C.曹冲是一个聪明机智、仁慈、乐于助人的人。
D.曹操能严明执法,曹冲巧妙设法使曹操没有发现官吏所犯的错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