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打扫卫生时发现地砖上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用水很难清洗,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难题,他进行了如下活动:
①通过测试pH,寻找除锈剂,结果如下表:
物品 |
食用醋 |
洗洁精 |
油污净 |
洁厕灵 |
pH |
3 |
10 |
13 |
1 |
②将少量洁厕灵倒在地砖的锈斑上,进行擦拭冲洗,铁锈很快被清除;
③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主要成分是一些酸和多种其它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铁锈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填“易容”、“可溶”或“难溶”);
(2)上述物品中,酸性最强的是 ;
(3)如果洁厕灵中某酸的化学式为HR,该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切实可行的的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
甲乙丙
(1)用甲装置测定水的组成。a试管中气体能燃烧,该气体是___,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同学用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她依据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一段时间后,小红观察到蜡烛熄灭,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3)用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
字母序号)。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消耗氧气的体积 |
化学课上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碳酸钠溶液和A溶液反应的实验,有沉淀产生,同学们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第二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 A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相关资料】Ⅰ.CaCl2 + Na2CO3 CaCO3↓+ 2NaClⅡ.CaCl2溶液呈中性
(1)【提出假设】第二小组同学认为A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__,②是CaCl2。
(2)【设计实验】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 |
__ |
假设①正确。 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
第一小组同学肯定了他们的实验结论。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假设】
(3)甲的合理猜想;丙的合理猜想。
(4)【实验验证】乙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猜想不成立 |
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其理由是。
(5)【继续探究】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和,关闭,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当看到D中有大量浑浊产生时,CO2已集满,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关闭止水夹K1和K3,打开止水夹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铜、铁、锌是三种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⑵铁粉和水蒸气在加热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 __。
⑶小强同学为了验证Zn、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序号)。
⑷向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
A.滤纸上一定没有铜B.滤纸上可能含有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盐酸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
⑸铜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生锈。某化学兴趣小组用A~D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A、B、D中均为煮沸过的蒸馏水,B中试管上层充满CO2,C中放有干燥剂, D中通一段时间空气后将试管密封)。
十天后发现,只有A中铜生锈,且水面处铜生锈较严重。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②铜生锈的条件是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