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①~②小题。
下第①后上永崇②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①下第:指科举落榜。②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①诗中"碧桃"、"红杏"比喻 ,"芙蓉"比喻 。(2分)
②请分析末两句诗的含义。(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运用了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字。
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碛中作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黄入天。
【注】①碛(qì):沙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参,唐代著名诗人,善于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 |
B.该诗开篇气象壮阔,“走马”是写行军紧张,“西来”是写行进方向,“欲到天”极写边塞野旷天低、大漠辽阔高远、天地相接的气势。 |
C.三、四句诗,上句故设疑问,下句似答非答,描绘边塞苍凉壮阔之景,感情基调低沉。 |
D.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在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下面关于本诗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写送别的七言绝句。 |
B.一二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劳歌一曲,缆解舟行。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呈现出欢快轻松的气氛。 |
C.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并不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以暮色苍茫,风雨凄迷之景表现孤寂落寞的离愁。 |
D.这首诗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更富含蕴味,更有感染力。 |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红叶青山水急流”的画面。(30字左右)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鹧鸪天(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首词的写景内容与《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但这首词描写的是早春景象,《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描写的是__________(季节)景象。
“陌上柔桑破嫩芽”句中加点的“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做简要分析。
说说词中下片划线句子在写法上有何主要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阅读】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
|
|
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诗中能含蓄表达诗人情感变化的两个词语是: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