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识尽”在词中的意思是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少年”,下片写“而今”,用过去衬托现在。
B.上片写“不识愁”,下片写“识尽愁”,体现作者情感变化。
C.上片“爱上层楼”与下片“欲说还休”,在结构上彼此呼应。
D.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下片“却道天凉好个秋”,愁绪得以排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一诗,完成第7题。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7.⑴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诗题中所提到的“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歌的最后一句,有人认为写的是“访隐者不遇”的诗人日暮归来的情景,也有人认为是诗人想象隐者归来的情景。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⑶下列哪个人物和诗中描写的隐者相似()

A.柳宗元 B.韩愈 C.陶渊明 D.刘禹锡

阅读陆游的《鹧鸪天》①,完成后面小题。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④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通判,居镜湖三山时所写。
②玉瀣xiè:一种美酒。③黄庭:道经的名称。④元,同“原”。
上阕中的哪一句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而无车马喧”表意相似?
请赏析上阕中的“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的妙处。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如何理解“沾襟比散丝”?请简要分析。
(2)请分析颔联中“重”与“迟”的妙处。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8~9题。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1)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2)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3)
[注释]
(1)鲍照,南朝宋代杰出诗人,出身寒门,《拟行路难》是组诗,共18首,大部分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2)蹀躞(dié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3)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画面。
最后“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联系全诗,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诗词鉴赏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