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学习“压力”时,某小组同学把铅笔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




 

(如图)所示,发现两手指与铅笔接触部位在受压力作用时都有凹陷

的现象存在;同时还发现:两手指的凹陷程度_________(选填“相同”
或“不同”)。由此引发“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
该小组同学把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沙面上,进行了三组
实验,并分别将实验测得的压力F、受力面积S和物体在沙中的下陷深度h分别记录在下面三张表中。







 




 

⑴分析比较序号为1与4、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分析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大小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显著。





 

⑶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单位面积的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②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如图是用来测____________的仪器,当前的示数是__________。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图中铅笔的长度是cm。

(3)如图表示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 已知石块的质量为26g,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移。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 tBC=s;
VAB=_m/s; V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是在做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大”或“小”)。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_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
(2) 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 ℃.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3)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
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图甲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
你的意见:小亮的“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2)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4)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__(填“C”或 “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