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 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 __cm tBC= s;
VAB=_ m/s; VBC=___ 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__ 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中学的初二物理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音叉接触水盆里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系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放置在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声音比原来小多了.
实验三、把钢尺的一端压紧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使它振动;改变伸出的长度,再次使它振动.仔细听两次的声音.
以上三个实验,实验 表明声音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和 .
(1)如图1所示是体温计的一部分,其示数应为 ℃;图2为某一温度计刻度的一部分,其读数为 ℃.
(2)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有以下几个步骤,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只需填写序号)
a.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b.选取合适的温度计,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c.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
d.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e.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表).
加热的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甲杯水温/℃ |
25 |
27 |
29 |
32 |
34 |
36 |
38 |
乙杯水温/℃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 和 等.
(2)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3)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 ,这是由于? .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小李和同学们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1)他们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其中甲、乙实验用的是同一滑轮组.在实验过程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
(2)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丙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实验次序 |
钩码总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甲 |
1.0 |
0.1 |
0.5 |
0.3 |
67% |
乙 |
2.5 |
0.1 |
1.0 |
0.3 |
83% |
丙 |
1.0 |
0.1 |
0.5 |
0.4 |
(3)对比分析实验甲、乙,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钩码 ,机械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