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于大气压强和水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相同,小明猜想大气内部压强应与水内部压强有着相同的规律。由于在大气中物体所处的深度无法测量,他分别用离地面的高度和同一杯水中离杯底的高度来反映所处的深度。表一是他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表二是他收集的科学家通过相关实验得到的数据。

①分析对比表一、表二数据中高度与压强的变化关系,可发现相同的规律是:在13
或同一地点大气中,          14           
②分析对比表一、表二中相邻两次数据高度变化量与压强变化量的关系,可发现不同的规律是:                  15                    
请写出两条你认为造成上述差异的可能原因:Ⅰ              16             
              17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若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以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电阻并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__________________,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 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保护电路和改变(选填“电源”、“变阻器”或“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3) 乙、丙两图是该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选填“乙”或“丙”)。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_________能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所示。实验时用小车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车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下图左侧的虚线框内为小明添加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小车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
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
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上表。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斜面倾角θ的增大,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1)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用了_________分钟。
(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3分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72
74
76
77
78
79
80
80
80
80
81
82
83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4分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见水的沸点是_______℃。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555555555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10
温度(℃)
80
85
89
94
98
98
98
…..98

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2)要稍候一会儿,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________(可以,不可以)离开液体,视线与温度计__________.如图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