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高效固体漂白杀菌剂,它具有无臭、无毒、无污染的特点,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依托纯碱厂制备过碳酸钠可降低生产成本,其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碳酸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显               (“酸性”、“碱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填写仪器名称)。
(3)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检验工业纯碱中杂质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选填序号)。
a.氢氧化钡溶液  b.稀硝酸  c.硫氰化钾溶液  d.硝酸银溶液
②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说明
装置不漏气。
③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为               
④某同学认为在D装置后应再连接E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          
(选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断的理由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其结果如下:

醋酸浓度(mol/L)
0.0010
0.0100
0.0200
0.1000
0.2000
pH
3.88
3.38
3.23
2.88
2.7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
(2)醋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4)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C(s) +O2 (g)=CO2(g)△H1<0①
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 +H2O(g)=CO(g)+H2(g)△H2>0②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 (g)=2CO2(g)△H3<0③
2H2(g)+O2 (g)=2H2O(g)△H4<0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I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途径II放出的热量,原因是
(2)△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
(3)12g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4)煤炭作为燃料采用途径II的优点有

实验需要0.10mol/LNaOH溶液47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药匙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g。
(3)定容时,待容量瓶中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后的下一步操作是
(4)定容时,若加入的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5)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低的有;无影响的有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某白色粉末由碳酸钠、硝酸镁、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它们所含的物质,做了以下实验。①取部分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分别进行实验;②在第一份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在第二份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由此可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写化学式,下同),肯定没有,可能含有。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来检验,如果含有该物质,其现象是。步骤③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十种物质:①铁丝;②CO气体;③CO2气体;④硫酸;⑤CaO固体;⑥盐酸;⑦(NH4) 2SO4晶体;⑧熔融NaOH;⑨液态氯化氢;⑩酒精,以上物质中:
(1)属于非电解质的有(填代号),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填代号),题中所示状态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有(填代号)。
(2)属于盐的物质其电离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