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Zn与稀H2SO4反应来制取氢气,常加少量CuSO4来加快反应速率。为了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见下表),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分别加入四个盛有相同大小的Zn片(过量)的反应瓶(甲、乙、丙、丁)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实验 试剂 |
甲 |
乙 |
丙 |
丁 |
4 mol·L-1H2SO4/mL |
20 |
V1 |
V2 |
V3 |
饱和CuSO4溶液/mL |
0 |
2.5 |
V4 |
10 |
H2O/mL |
V5 |
V6 |
8 |
0 |
收集气体所需时间/s |
t1 |
t2 |
t3 |
t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 t2 < t3 < t4 B.V4=V5=10 C.V6=7.5 D.V1<V2<V3<20
2009年2月,嘉仕德拍卖行在法国拍卖被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火烧圆明园上后流失的国宝﹣铜铸的兔首和鼠首.普通的铜器在时间稍久时容易出现铜绿.这两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近250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它们的表面电镀上了一层耐磨的黄金 |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 |
D.它们是含有一定比例的金、银、锡、锌的合金 |
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
图是一稀酸对Fe﹣G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Fe(NO3)3+3NO2↑+3H2O |
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
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硫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为增强明矾净水效果,可同时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
B.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可在铁制品的外层涂油漆或局部镀铜 |
C.为增强除油污效果,可使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 |
D.为防止植物油脂氧化,可将植物油脂露置于日光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
B.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
C.钢铁表面烤蓝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能起到防腐蚀作用 |
D.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