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Zn与稀H2SO4反应来制取氢气,常加少量CuSO4来加快反应速率。为了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见下表),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分别加入四个盛有相同大小的Zn片(过量)的反应瓶(甲、乙、丙、丁)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实验 试剂 |
甲 |
乙 |
丙 |
丁 |
4 mol·L-1H2SO4/mL |
20 |
V1 |
V2 |
V3 |
饱和CuSO4溶液/mL |
0 |
2.5 |
V4 |
10 |
H2O/mL |
V5 |
V6 |
8 |
0 |
收集气体所需时间/s |
t1 |
t2 |
t3 |
t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 t2 < t3 < t4 B.V4=V5=10 C.V6=7.5 D.V1<V2<V3<20
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合成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
B. |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
C. | ![]() |
D. | 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与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和 生成 是吸热反应 |
B. | 在该过程中, 断键形成 和 |
C. | 和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
D. |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 与 反应的过程 |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但元素均被氧化 |
B. |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
C. |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
D. |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研究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①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②加热时,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5℃,在0.10
-1
溶液中,通入
气体或加入
固体以调节溶液
,溶液
与
(
-)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
(
)+
(
-)=
-1.
②某溶液含0.020
-1
2+、0.10
-1
,当溶液
=时,
2+开始沉淀。
[已知:
(
)=2.8×10-13]
(3)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右表。
Ka1 |
Ka2 |
|
H2SO3 |
1.3×10-2 |
6.3×10-4 |
H2CO3 |
4.2×10-7 |
5.6×10-11 |
①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
②0.10
-1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
溶液和
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