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探究“浸在水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①首先,他们进行“比一比,谁的小船货物装得多”的活动,装载货物前后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仔细观察、比较图(a)和(b),并简要描述相关现象: (15) 。
由此,三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猜想A、B和C。
猜想A: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
猜想C: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关。
②接着,该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不计重力)、水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先在可密封的圆柱体内装一些小铅粒,然后用细线将圆柱体悬挂在测力计下。当此圆柱体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不同的深度处保持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和小桶中的水量如图所示。他们通过思考图中“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原因”,得到浮力测量的方法。
根据图(c)和(d)所示的测力计示数、小桶中水量等变化情况,可排除猜想 (16)
(选填“A”、“B”或“C”);
在猜想 (17) 的基础上(选填“A”、“B”或“C”),进一步分析并形成假设D: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18) 。
③为了验证假设D,继续实验,他们记录了圆柱体在空气中、水中静止时的测力计示数F和小桶所收集的排开水的重力G排,其部分数据见表一。随后,他们又在该圆柱体添加了若干铅粒,重复上述实验,其部分数据见表二。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初步验证假设D是 (19) 。(选填“正确”或“错误”)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出其它的初步结论是 (20) 。
在做“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张文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电路,R为定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部分实验记录数如下表,其中U=6V.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处,目的是。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的;如果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超过刻度盘,应换用较量程。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结论.
(4)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先用5Ω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再换用10Ω的定值电阻时,张文同学未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则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将6V(填“<、>或=”),此时应将P向移动,使电压表读数为6V.
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⑴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⑵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⑶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
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⑷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⑴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
⑵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 _.
⑶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右面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⑷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
在做“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需要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通过不同导线的电流,发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下表是几种实验用导线的参数
导线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长度/m |
1.0 |
0.5 |
1.5 |
1.0 |
1.2 |
1.5 |
0.5 |
横截面积/mm2 |
1.2 |
0.8 |
1.2 |
0.8 |
1.2 |
1.2 |
1.2 |
材料 |
锰铜 |
钨 |
镍铬 |
锰铜 |
钨 |
锰铜 |
镍铬 |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导线C和导线.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C和导线.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应选用导线A和导线.
(4)上述研究方法在物理学里叫法.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
(3)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有如下操作:
A.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
B.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 |
C.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
D.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
(E)用公式ρ=(M-m)/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那么,正确操作步骤的序号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