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所用小灯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有A、B两个待用,且分别标有“10W 1A”、“20W 2A”字样。
(1)图(a)为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后要求:在闭合电键S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A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7)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
(2)他选取一个变阻器并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发现小灯发光较亮,电压表的示数略大于额定电压,则他选取的变阻器是 (8) _(选填“A”或“B”)。(3)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选取另一变阻器重新连接电路,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伏和0.2安。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位置附近时小灯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17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9) 伏,小灯的额定电流为(10) 安,额定功率为(11) 瓦。
(4)实验中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是为了 (12) 。
下雪天,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向雪中撒盐,引发了他的思考:雪的熔点可能与所含杂质的多少有关。小明知道,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于是,他回家拿盐水做了实验,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
盐水浓度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6 |
|
凝固点 |
0 |
|
|
|
|
|
|
|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象。
(2)分析实验数据可获取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3)为了减少因路面积雪造成的交通事故,请你再列举一条具体措施: 。

"圆梦"学习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其他接法合理即可)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动。但用手按住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4)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又测出了几组数据,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
,小矿石的密度是
。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将蜡烛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3)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到 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大豆、花生等食材制作了美味豆浆,为测量豆浆的密度,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相关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要使天平水平平衡: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 为止。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
③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
,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二: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
,
③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豆浆的质量
,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三: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读出豆浆的体积
,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
③将量筒中的豆浆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
,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3)分析以上三种方案,请写出你认为合理设计方案中豆浆的密度表达式
;你再任选其中一个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不合理设计方案的原因:如方案 ,是由于在测量豆浆的 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使得计算出的豆浆密度值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