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
(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 (填序号)。
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固体,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由此,该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壮壮同学认为由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不科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
(3)子萱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他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
厨房中有一包无标识的白色粉末,经初步认定可能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小明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者都属于(选填“酸”、“碱”、“盐”),都能溶于水,且水溶液都呈碱性。
[实验探究]小明取适量白色粉末,配制成溶液,按表中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白色粉末肯定不是 |
2 |
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 |
||
3 |
取少量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1)请完成表中空格。
(2)实验步骤2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实验步骤3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填写化学式)。
[实验反思]小明实验后发现上述实验方案并不能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经老师指导后,小明再取少量配制的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则该白色粉末是。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填“已经”或“没有”)变质。
(2)若A是CaCl2溶液。①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成立。②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据上述资料可推知,碱式碳酸铜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实验探究】将该枚戒指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CO2,还可能含有少量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检验这种可能含有的气体。
(2)小红认为蓝绿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锌。小华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锌外,还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铁片,观察到了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娟取适量新制的FeCl2溶液,加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结合小华的实验可推知: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二)正确.小强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
(2)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