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请完成小题。
.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Cl、CaCl2 
假设②:溶质为NaCl、CaCl2、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                                                           
.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    论
 
 
假设③成立

 
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瓶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溶液。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验证——以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中和反应为例.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 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 mL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 mL.
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不能说明,需要补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补做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稀硫酸,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
[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序号).
A.仅是反应物B.相当于指示剂C.作催化剂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确认已变质。某学习小组展开如下探究,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并进一步制定回收方案。
【问题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探究1】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资料1】BaCl2溶液、Ba(NO3)2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NaNO3溶液均显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
(14)溶液,并不断振荡。
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部分变质,含有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Ⅱ.将步骤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
(15)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1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
【问题2】如何从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探究2】回收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资料2】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试剂x的化学式(17),操作y的名称为(18)
Ⅱ.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系列操作z中 ② 操作名称为(19)
Ⅲ.探究1中的物质检验和探究2中的除杂提纯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目的不同,分别是(20)(21)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瓶,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下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对其组成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查阅资料】
Ⅰ.初中化学中常见含钠的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其中一 种物质的类别有别于其它三种物质,该物质是
Ⅱ.NaH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Ⅲ.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NaHCO3
NaCl
NaOH
Na2CO3
溶解度g/100g水
9.6
36
109
215

【资料分析】
依据上述资料分析该瓶试剂不可能是碳酸氢钠的原因是
【实验探究】
实验1:
实验测得该溶液的pH>7,则这瓶试剂也不可能是氯化钠。
实验2:
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盐酸,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是Na2CO3溶液。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该溶液可能由组成,并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3:
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同学的假设成立。
上述实验中,证明所加氯化钙溶液是过量的方法是

某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 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
步骤
a
b
c



现象
溶液变为 (1)
(2)
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
酸碱指示剂作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
氢氧化钙能与 (5)
(填物质类别)反应

② 向试管b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Ⅰ.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6)
Ⅱ.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7)
Ⅲ.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下图中错误的是 (8)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