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请完成小题。.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Cl、CaCl2
假设②:溶质为NaCl、CaCl2、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 。.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
|
假设③成立 |
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 。
测定溶解度有多种方法,下列是测定30℃时硫酸铜溶解度的实验方法。经查找资料,30℃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5g/100gH2O。
一、配置30℃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1)配置的步骤如图:
取用100mL水,图中称量得到22.2g硫酸铜用于实验,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并在30℃的水浴中加热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保证硫酸铜完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
二、测量一定质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2)在已配得的30℃时饱和溶液中,迅速取出饱和溶液50g,采用蒸发的方法求得硫酸铜的质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蓝色晶体的化学式为(10),得到晶体后还要继续加热,直至固体颜色变为(11)色为止。此操作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铁架台、酒精灯外,还需(12)。
(3)最后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9.8g,经计算得到此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13)g/100gH2O(精确到0.1g)。实验反思:实验数值比资料中的数据偏小,可能的原因是(14)(写出一条即可);
(4)测量50g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还可以使用重量法。
实验原理:CuSO4+BaCl2 →CuCl2+BaSO4↓
该实验方法中一定还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15)(填写操作名称)。若最终得到硫酸钡14.5g,计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多少克?(提示:硫酸铜式量为160,硫酸钡式量为233。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g)
为控制大气中“温室效应”(CO2、CH4)气体的排放量,“低碳”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生活中燃烧等物质的量的碳、一氧化碳、甲烷,最终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选填编号)
A.一样多 | B.碳多 | C.一氧化碳多 | D.甲烷多 |
(3)CO2常用来做灭火剂,但是遇到特殊物质时,CO2也能支持燃烧,写出镁条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做还原剂的是。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的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用左图制取CO2则碳酸钙固体应该放置的位置是,若用右图收集CO2则气体进入的导管口应该是(以上均用图中英文编号填写)。
(5)实验室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利用H2+CuOCu+H2O反应原理(实验装置见下图),测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值,实验室中制得的氢气中有少量水蒸气。则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只需要获得氧化铜粉前后的质量差 |
B.只需要获得无水硫酸铜前后的质量差 |
C.若没有“甲”装置,所得比值偏大 |
D.实验中一定要通入足量的氢气将氧化铜完全反应 |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CO↑+CO2↑+H2O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 ,实验开始先加热A处,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此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其中B装置的作用除去CO2;装置C的作用是 ;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E装置的作用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装置 (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装置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