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某市政府引人投资金额达上百亿的大型化工项目。在筹建过程中,当地居民得知该项目投产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会污染水源和空气,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市民纷纷通过写信、拨打市长电话,在政府网站留言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强烈要求市政府停建该项目。市政府得知情况后,利用报纸、电视等方式在全市进行广泛讨论,并召开听证会多方论证,该项目终被叫停。
结合材料,谈谈该市市民是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国科研成果 40 %多,有时是 20%多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一个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不是生产当中所需要的,另一个是很多研究课题的确定不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科研相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还有就是中国农业科技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同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专业人负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从 2 004 年——2013 年,连续九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有关。其中 2012 年中央“一号丈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通过 《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断持续增任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所述的问题。( 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某县地处山区,人均耕地 0 . 6 亩,过去长时间人们把眼睛只盯在传统的粮食种植业上,农民收入低,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使农民脱贫致富,人均收入 2000 多元。第一,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路。第二,种植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与经销公司签订合同,开拓城市市场。第三,政府财政支出和金融部门货款,大力扶持小城镇建设,发展二、三产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第四,注重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积极支持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二 2004 年,某县在 R 镇征地近 2000 亩(1 公项="15" 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 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 2012 年该区实现产值 120 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 2012 年,该镇人口由 2 . 3 万增加到 3 . 5 万,新增人口中有 7000 多人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 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 l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 10 分)
(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 R 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l0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几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加快的并纳步伐,无疑是中国经济 2012 年的一大亮点。仅在今年一月份,国内披露的大型并购就有三一重工3 . 23 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普迈斯特,广西柳工斥资 3 . 35 亿元人民币并购波兰 HSW公司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山东重工 3 . 74 亿欧元收购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 75 % 的控股权,国家电网公司以 3 . 87 亿元收购葡萄牙电力 2 1 . 35 %股份。预计 2 013 年,中国并购市场的井喷将持续,并购安全数和金额有望再次刷新新纪录。
材料二有专家称:“简单买到手并不意味若并购成功,成功在于并购后的发展。”为“走出去”并购所困的中国企业,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名单: TCL 、联想、中投、海尔、中国平安 … … 他们跋涉在这条尚未找到感觉的道路上,艰难而又有些苦涩地探索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梦想,徽妙的政治影响、隐埋于水下的技术陷阱,西方偏见的舆论导向、强硬而不近人情的工会、来不及熟悉的法律规则、没完没了的劳资纠纷、形如鸡肋的垃圾资产、沟通不畅的文化冲突 … … 无一不是前进道路上的深坑大洞。
( 1 )中国企业并购市场的井喷将持续有何经济意义? ( 10 分)
( 2 )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中国企业并购成功出谋划策。( 10 分)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有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精神。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的哲学依据。
材料:《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坚持全省文化发展统筹安排。广州、深圳市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珠三角其他地区要结合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业集群。粤东西北地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与珠三角地区文化建设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各地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广东省是如何建设文化强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