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中国梦”凝聚了中华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诸多代表热议的话题。“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
材料二 “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会各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文化中国梦”提出建议。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继续实施各种惠农补贴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加科技投入。
(1)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哪些具体用途?(6分)
(2)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9分)
材料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图表:2005—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2005年 |
2009年 |
年均增长速度 |
|
国家财政收入 |
3.16万亿元 |
6.85万亿元 |
21.2%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493元 |
17175元 |
10.1%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3255元 |
5163元 |
7.9% |
材料二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图表中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怎样解决材料中反映出的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一: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材料二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坛经》
材料一“伽森狄”和材料二“惠能”的观点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简要分析各自观点。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任何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