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分)实验室欲配制100mL 0.5mol/L的Na2SO4溶液,试回答:
(1)实验中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圆底烧瓶C.100mL容量瓶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2)配制时应称取Na2SO4g;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B.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C.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D.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E.定容时俯视液面
根据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推测,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碳酸钠、氧化钠、碳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I、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直管冷却。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时,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
(2)步骤②时,当观察到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
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
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 g滤渣(干燥);
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
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再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及溶液变红;
⑤取25.0mL③的溶液,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20.00mL。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
(4)通过计算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
(5)该探究条件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
Ⅰ.(1)ClO2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的条件下与Na2SO3反应制得。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Ⅱ.实验室也可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2)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填序号)
A.饱和食盐水 | B.碱石灰 | C.浓硫酸 | D.水 |
(4)测定ClO2(如图)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I2+2S2O32-=2I-+S4O62-),共用去V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
②请写出上述二氧化氯气体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通入ClO2的质量m(ClO2)=。(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5)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的ClO2—含量应不超过0.2mg/L。若饮用水中
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某还原剂,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
某同学要对某溶液的成分进行检验,以确认是否含有NH4Cl和ZnCl2,下面是他做完实验后所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写出其空白处的内容:
(1)
实验目的 |
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检验Cl— |
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 |
含有Cl— |
|
2.检验NH4+ |
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 |
含有NH4+ |
|
3.检验Zn2+ |
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稀氨水 |
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又溶解 |
含有Zn2+ |
(2)根据以上的实验报告,关于滤液的成分,他的结论是:滤液中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锌
若想从滤液中得到溶质固体,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蒸发(加热浓缩),, 过滤。
若要将所得的溶质固体中的物质加以分离,可用法。
某同学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教材可知,普通锌锰电池的黑色物质主要成分为MnO2、NH4Cl、ZnCl2等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操作①的名称是;操作②的名称是;
(2)操作③灼烧滤渣时所用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和三脚架;操作③灼烧滤渣中的黑色固体时,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中还存在的物质为。
(3) 操作④的试管加入③中所得黑色滤渣,试管中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据此可初步认定黑色固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