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
A B C D E
⑴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则你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你会用 收集。
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① ,若选择A和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② ,
③ 。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否则会导致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炸裂试管。
⑷常温下实验室可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则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产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 g。
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 。
[反思]
(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为 (填标号,下同)和 组合。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标号)。
(4)若用水将图2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5)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H 2O 2+HI═2H 2O+I 2↓.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2.7g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3)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
(4)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 (填“甲”或“乙”) 物质饱和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 。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
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 (写一种).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 (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能走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