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飞漱其间( ) ⑵良多趣味( )
⑶属引凄异( ) ⑷故渔者歌曰( )翻译句子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写三峡什么时候的景象?其景象有何特点?
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者的歌谣有何作用?
古诗文阅读。
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 (2)食之而不能尽其才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执策而临之 翻译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现。
文言文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B.诚宜开张圣听 |
C.不宜妄自菲薄 | D.叹息痛恨于桓、灵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悉以咨之水陆草木之花 | B.试用于昔日叹息痛恨于桓、灵 |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也 | D.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人不知而不愠 |
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C.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6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请你根据本文作者的身世经历,在横线上各填写一个成语,使下面这两句构成七言对偶句。
为报恩, 因扶汉。学习此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由西汉末的______编订而成。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吾之妻私臣()②孰视之()
③今齐地方千里()④时时而间进() 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
翻译下列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从文章看出邹忌和齐王各是怎样的人?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王太尉荐寇准》
王太尉(北宋时人)荐寇莱公(即寇准,北宋政治家,曾封莱国公)为相,莱公数短(这里为动词,意思是指出别人的缺点)于上(皇上。此指宋真宗赵恒)前,而太尉专称其长。上一日谓太尉曰:“卿(对臣子的爱称)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太尉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隐瞒),益见其忠直(忠诚正直),此臣所以重准也。”上由是益贤太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谤讥于市朝()(2)上由是益贤太尉()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卿虽称其美 |
B.皆朝于齐莱公数短于上前 |
C.臣之妻私臣臣在相位久 |
D.上书谏寡人者莱公数短于上前 |
翻译下面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与王太尉均善于劝谏,邹忌_______________劝说齐王,王太尉_______________打动宋真宗。
以现代人的角度,结合两文,就用人之道谈谈你的看法。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
『注释』(1)吴玠:南宋抗金名将。(2)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3)交欢;结为好友。交,结交。欢,友好关系。(4)姝:美女。(5)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主上,皇帝。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6)却:推辞。(7)初:当初。(8)第:府第,住宅。(9)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10)或:有人。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或(2)吴玠素服飞素
(3)饰名姝遗之遗(4)玠益敬服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腾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诫对方也有自勉之意;乙文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对以上观点,联系今天的现实,你有新的理解?请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