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由西汉末的______编订而成。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吾之妻臣(        )           ②视之(          )
③今齐地千里(       )        ④时时而进(      )
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
                                                                             
翻译下列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从文章看出邹忌和齐王各是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文子为国忧
智伯欲袭卫,故遗之乘马,赠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卫君曰:“大国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南文子曰:“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注释] ①遗:赠送。②方:缘由。③拟:打算。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⑴智伯袭卫⑵大国寡人
⑶寡人酌诸大夫酒⑷智伯卫兵在境上
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和“故遗之乘马”一句中相同的一项

A.至之市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方为秋田之害 D.吾欲辱之

翻译句子
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南文子的性格特点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生平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①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②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或请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言讫,溘然③长逝。
注:①弈秋:古代下棋高手,秋,人名。②颔:点头。③溘:[kè]:突然。
下列各项“以”和“是以毕生无败局”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是以谓之“文”也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太史某弈()(2)人皆之()
(3)请于手谈一局()(4)病笃()
翻译句子
(1)若无密谱,何以不败?
(2)言讫,溘然长逝。
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类人?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段落,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加点的字词。
(1)略无(2)王命急宣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山”的特点
如果你去游览三峡,你会选择什么季节前往?简要说明理由。,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进士甲科。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⑤,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选自《宋史》)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指同“旨”,主要意思。③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④甫冠指刚满二十岁。⑤华靡奢华。⑥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⑦同列这里指同年进士的人。
解释下列加点字。
退为家人讲群儿戏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从短文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不亦人谋而不忠乎
而知新 而枕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什么孔子对颜回发出“贤哉,回也”的赞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