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一描述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D.丞相的权力被分割 |
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一书中这样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上述材料所指的这场革命是指()
A.英国光荣革命 |
B.工业革命 |
C.法国启蒙运动 |
D.俄国十月革命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为破除封建法规,确立资产阶级立法规范的法律蓝本是()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拿破仑法典》 | D.《美国1787年宪法》 |
根据1791年国民会议制订的宪法,国王路易十六称为“法兰西人民的国王”(King of the French),而不再称为“法兰西国王”(King of France)。此改变旨在彰显哪一政治理念?()
A.民族主义 | B.君主立宪 | C.平等主义 | D.主权在民 |
下图是法国大革命前夕流传甚广的《什么是第三等级?》宣言。第三等级主要的要求是()
A.政治地位 | B.经济地位 |
C.人身保障 | D.信教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