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一描述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
|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D.丞相的权力被分割 |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一举可以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消灭市场关系”这一思想()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斯大林经济体制 | D.赫鲁晓夫改革 |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由竞争的结果 | B.城市化进程加快 |
|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对“滞胀”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大增 |
| B.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
| C.生产的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
| 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 |
新经济也就是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这一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使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的是在()
| A.20世纪80年代 | B.20世纪90年代 |
| C.20世纪70年代 | D.21世纪初 |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 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③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
④“新经济”出现,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