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确定“三大政策”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平等外交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我国书法艺术渊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下列书法的种类依次是( )

A.隶书 楷书 小篆 行书 B.行书 隶书 草书 楷书
C.行书 篆书 草书 楷书 D.草书 篆书 行书 楷书

下列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宇宙观的认识,发挥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指导作用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