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
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B.“论科技造福人类” |
C.“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 D.“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下列关于中国宪政建设的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①《钦定宪法大纲》仿效日本近代宪法②《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
③《共同纲领》具备国家根本大法性质④1954年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曾说:“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位大使所说的“击败美国”指的是( )
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
C.越南战争美国的失败 |
D.西亚产油国一致提高油价,引发美国经济危机 |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 |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当时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