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 )
①解放思想②建立社团③兴办学堂④创办报刊⑤提倡女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比较出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