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礼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申国乃至于世界思想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但对于孔子的评价却是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1)根据材料一,说明伏尔泰推祟儒家思想的原因。(2分)
材料二 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一个改革者的原因。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
材料三 陈独秀曾评价“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并号召青年:“似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3)第一个将“孔子提倡之道德”系统改造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的儒学家是谁?请写出他
的一条主张。陈独秀又是如何“塞决”“孔教”的?(4分)
材料四  2010年6月19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出席了中国厦门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共同成立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加强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建立孔子学院,对于增进各国人民同中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同中国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心灵沟通,都是必要的。

(4)依据材料四,说明新的历史时期下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的原因。(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以来,有着辉煌文明的中国,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以来170多年”应追溯到哪个事件?该事件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2)请分别列举出材料中所说“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在座的朋友们……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十年内战时期他是对的,当时也有一些同志搞错了,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抗战时期,全党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抗战成功了。到这次解放战争,更加证明其正确。──《学习毛泽东》
(3)材料中的“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在哪次会议上首次得到了肯定?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请说出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强国富民的道路?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材料一描述的情景,是哪一动力机广泛应用的结果?
材料二在经过西方国家数月的围追堵截后,伊朗原油出口量在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起死回生”。为了遏制所谓的伊朗核计划,2012年7月,欧盟对伊朗全面“禁油”,美国奥巴马政府则逼迫伊朗石油主要买家削减伊朗原油出口,否则一并制裁,“豁免国”则需要减少20%--30%的进口量。
(2)材料二提到的“石油”属于石化燃料,主要被用来加工成柴油和汽油。石油成为重要能源始于哪一次工业革命?(2分)世界石油产量自1870年以来不断增长,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下图

(3)材料三图片说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突飞猛进。请说出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首架飞机,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人是谁?(2分)中华儿女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目睹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划过夜空是在什么时间?它的成功发射升空是受哪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分)
(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在当今世界,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一一《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
材料二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一一卢梭
(2)材料二反映了卢梭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3分)
材料三 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4分)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又曰:“……,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1)据材料一说明明朝中央机构的特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材料三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一 陆路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之后,已有衰落的趋势。到15、16世纪,这条曾经为古代文明建立过丰功伟绩的陆路丝绸之路,伴随着东西方海上直接贸易的开始,终于变成了象征中西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历史遗迹了。
——摘编自《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与路线图》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自唐宋后,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通道。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茶等农副产品更是经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其中,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陆路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重建丝绸之路”有何积极意义?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特点?(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