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化学中,常用作氧化剂的物质有 、 、 (列举出三种),常用作还原剂的物质有 、 、 (列举出三种)。
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A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B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③C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④D不能使溴的CCl4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为
(3)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简式
(4)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5)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峰
面积之比为3:1的是(写出结构简式)。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他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Z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一个未成对电子,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与X元素相比,电负性X大于W,下列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填选项序号)
A.常温下X单质的颜色比W单质的颜色深 |
B.X单质与W的氢化物剧烈反应,产生W的单质 |
C.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X元素呈负价态 |
D.比较两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时得电子的数目 |
(2)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O—C—O的键角约为;
(3)灼烧含元素Z的盐,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析其原因:。
(12分)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基态氧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
(2)写出两种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纯水呈中性,所以在任何条件下纯水的pH均为7;
B、水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C、水在化学反应中可以作氧化剂,也可以作还原剂;
D、水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有π键;
(4)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空间构型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5)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6)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_____kJ/mol;
(7)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新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Cl=CoCl2+H2↑
②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Al(OH)3 |
开始沉淀 |
2.3 |
7.5 |
7.6 |
3.4 |
完全沉淀 |
4.1 |
9.7 |
9.2 |
5.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加入过氧化氢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⑵加入碳酸钠调节pH至a得到的滤渣可部分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的范围是。
⑶操作Ⅰ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是。
⑷制得的CoCl2·6H2O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 CO(g) + 2H2(g)CH3OH(g)ΔH1
反应Ⅱ: CO2(g) + 3H2(g) CH3OH(g) + H2O(g)ΔH2
①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0 (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2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ΔH1= -1275.6 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ΔH2= -566.0 kJ/mol
③ H2O(g) = H2O(l)ΔH3= -44.0 kJ/mol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