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应选用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
(2) 小刚将蜡烛A点燃置于镜前,再拿一支大小和A相同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而得出像与物的大小 。
(3)研究完平面镜成像后,小马灵机一动设计了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像的情况: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厚度均匀)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直到与像的位置________,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观察像的正倒;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
光屏上的像 |
玻璃后的像 |
|
很近 |
无 |
缩小 |
正立 |
较远 |
无 |
缩小 |
正立 |
很远 |
无 |
缩小 |
正立 |
④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填“虚”或“实”)像。
瑞瑞同学准备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探究。主要步骤如下:a、按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b、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两端的电压;c、在测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滑片P上的C点;d、测出AC间的电压。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图,帮助瑞瑞同学将乙图中的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电源电压不超过3V,连线不能交叉)
(2)在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应先将开关__________填“断开”或“闭合”),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__的位置。(填“左端”或“右端”)
(3)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答: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法改正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右表格中;
UAB/V |
UBC/V |
UAC/V |
1.4 |
1.5 |
2.9 |
(5)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6)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_______。弥补瑞瑞同学设计不足下一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冰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min,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____(填“大”或“小”)。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3)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______________形成的。
下图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
(1)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
(2)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3)图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Ω;
小刚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利用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电池组、两个相同的灯泡以及若干根导线,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的数据记入如下的表格中。
A处电流IA / A |
B处电流IB / A |
C处电流IC / A |
0.26 |
0.26 |
0.52 |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使电流表只测量流经灯泡L1的电流;
(2)指出上述实验中存在的不妥之处:
①
②
(3)纠正不足之后,实验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
(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答:_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液体名称 |
实验次数 |
液体质量 m/g |
液体初温 t1/℃ |
液体末温 t2/℃ |
升高的温度 t2-t1/℃ |
通电时间 t/min |
水 |
1 |
100 |
20 |
38 |
18 |
4 |
2 |
100 |
20 |
56 |
36 |
8 |
|
煤油 |
3 |
100 |
20 |
29 |
9 |
1 |
4 |
100 |
20 |
56 |
36 |
4 |
①比较1、2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②比较1、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比较2、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