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材料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却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2年10月29日至3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就水资源管理进行了探讨,与会者认为,解决当前水资源危机的良好途径,一是利用市场化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二是发挥国家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海水淡化、雨洪等水资源的利用。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管理中蕴含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它描绘了2010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的关切,是一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1)请你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的原因。
(2)请你就如何发展教育事业谈谈自己的想法。
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有五千年连续历史的医学,它植根于中华文化。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21世纪信息化建设大潮之中,将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合一起,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将我国的中医药学理论发扬光大,使其走向世界。中医药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中医药信息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学领域中深入广泛的应用,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将与世界科学发展同步与接轨。
自从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后,中医学在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危机,中医学的发展问题成了医学界高度关注的命题,也是每一个关心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者力求探究的问题。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应怎样发展中医学?
温家宝总理在安徽王家坝指导淮河防汛抗洪工作时深情地说,长期的抗洪斗争形成了“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联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王家坝精神的理解。
2010年6月,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中国农民艺术节以“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为主题,以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为主体,以“服务农民、依靠农民、普惠农民、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农民艺术节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市场筹资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开发农民文化艺术资源,创造新的农民收入增长点,促进农民文化产业的形成,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农民艺术节的社会公益性,给农民艺人提供展示平台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让艺术节成为弘扬农民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农民文化艺术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宣传国家“三农”新貌的阵地和国内外来宾了解与欣赏农民艺术的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举办中国农民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