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已知0.1mol·L-1 CH3COONa溶液PH=8
(1)按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该溶液中各种微粒(水分子除外)
                                                                      
(2)精确表达下列算式的数学结果
C(Na+)-C(CCH3COO-)=                 .C(OH-)-C(CH3COOH)=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
(1)已知X、Y、Z为同一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其原子的部分电离能(kJ/mol)如下表所示:


X
Y
Z
I1
496
738
577
I2
4562
1451
1817
I3
6912
7733
2754

9540
10540
11578

①三种元素电负性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Y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 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的第一电离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X晶体采用下列_________(填字母)堆积方式。

A B C D
(2)N2O的等电子体为:①分子______________,②阴离子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N2O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确定NO2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铜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硫酸铜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请在图中标出水合铜离子中的配位键.

I、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在B中选择试剂,在C中选择操作的方法。填表(填入序号):
B:(1)NaCl细颗粒;(2)NaOH溶液;(3)水;(4)CaO;(5)饱和Na2CO3;(6)溴水;(7)KMnO4溶液。
C:(1)变性;(2)盐析;(3)蒸馏;(4)分液;(5)结晶;(6)洗气。

物质
加入试剂
操作方法
①苯(苯甲酸)


②乙酸乙酯(乙醇)


II、1 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

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1)、熔点沸点HFHI;原因:
(2)、各种含氧酸HClO、HClO3、H2SO3、HClO4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
(3)、下列4种物质熔点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为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刚石(C—C)②锗(Ge—Ge)
③晶体硅(Si—Si)④金刚砂(Si—C)
(4)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元称之为晶胞。NaC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着______个Cl-,由这些 Cl-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晶体中在每个Cl-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Cl-共有________个。
(5)某元素的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p3s3p4s,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6)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104S2,它属于第周期,是族,区元素,元素符号是。该原子核外有个能级,电子云的形状有

某些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单位:kJ/mol)

共价键
H-H
Cl-Cl
Br-Br
H-Cl
H-I
I-I
N≡N
H-O
H-N
键能
436
247
193
431
299
151
946
463
391

(1)把1molCl2分解为气态原子时,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
(2)试通过键能数据估算H2(g)+Cl2(g)=2HCl(g)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