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用工荒”是20I 1年最热的词之一,上至政府部门,下到厂矿企业、普通百姓,都给予了空前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有60%的出口型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荒”现象。专家分析,导致“用工荒”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经济回暖,企业用工需求量增大;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三是薪酬待遇过低、城市生活成本高;四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做普工;五是“用工荒”一方面集中在电路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上,另一方面先进制造业等高端行业,用工需求也不足。
(1)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从专家对“用工荒”原因的分析中得出哪些结论?(7分)
材料二:河南省某县党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优化农民工创业环境,为返乡创业者提供项目和信息服务,从行政审批、土地使用、贷款贴息、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对返乡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县委、县政府做法的正确性。(10分)
材料一:2010年我国东部某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内容 项目 |
城乡 |
行业 |
地区 |
||||
城镇 |
农村 |
垄断性行业 |
一般性行业 |
南部 |
中部 |
北部 |
|
数值(元) |
21 574.7 |
6 906.93 |
54 605 |
18 703 |
7 623 |
5 836 |
3 606 |
增长(%) |
12 |
10.7 |
12.7 |
10.5 |
8.9 |
11.7 |
![]() |
注:2011年,该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 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2009年以来,该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会公平: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落实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促进该省北部和中部地区加快发展;2010年2月1日起,又以超过12%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1)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该省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2)联系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三(2)班的
同学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帐”,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1)据此,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 。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这种观点。
信息二: “晒黑族”是热衷于揭“黑”的特殊网民,他们将政府、社会上不平事在网上进行披露,以警示他人。“晒黑族”所晒之“黑”的范围下至关系民生的吃穿住用行,上至政府官员的权利泛滥,就像他们的口号所说的那样:“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敢晒的。”
(2)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请你对网络“晒黑族”如何理性“晒黑”提出建议。
钱学森是举世公认的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他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团结带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刻苦攻关,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为此,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等多项荣誉。他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充分展现出一位科学大师的高尚风范。
(1)结合哲学知识说明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2)结合材料说明钱学森的事迹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自人类诞生起,我们就一直在和细菌这个古老的生物搏弈、死磕。从人类的漫长抗菌史来看,人类的胜利都一直只是暂时性的。卫生组织撤消全球甲型H1N1大流行的警报过了没多久,“超级细菌”NDM—1又立马杀到。专家指出,“超级细菌”主要由滥用西药抗生素引发。
材料二:近日,国内发现多起“超级细菌”病例,而此前“超级细菌”已经在巴基斯坦、印度、美国等多国爆发。2010年9月8日卫生部表示,中国卫生部门正在严密防控最近在一些国家致多人感染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 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全力避免中国成为重灾区。
(1)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严密防控“超级细菌”的依据。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图:
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加拿大在1989年为4%、欧盟在1992年为5%。
材料二: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⑵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请运用社会历史观有关知识,说明“重视公众科学精神”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