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下面是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平面镜的探究:
方博同学在观察平面镜成像时,得出以下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
|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平面镜,它的像变大 |
|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
|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也逐渐远离平面镜 |
E.当蜡烛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蜡烛相对于其像的速度为1m/s
(2)检查视力时,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m,由于室内两墙距离只有3m,晓明找来一块平面镜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平面镜和视力表分别挂在相对的两面墙上.这时晓明距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m.
(3)城市中高楼耸立,且在高楼大厦外墙多镶嵌着大幅平板玻璃,这实际上形成了 污染。亮亮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路口右侧楼房上嵌 有面对正西南方向的平板玻璃如图15所示.他发现玻璃中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再向左转弯(镜中车的左)则这辆小车在转弯后的行驶方向是___ 。
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点燃且与A 等长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取两支等长的蜡烛目的是:。
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教室的门栓坏了,门经常被风吹开,这是门与门框间摩擦太小的缘故.如何增大摩擦呢?同学们提出一些设想,概括如下:
A 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B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
D 增大运动速度增大摩擦.
为了验证这些设想,他们利用长方体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毛巾和水平桌面等,
进行实验探究,并将数据记人表中:

(1)比较实验1、2可知:设想是错误的,判断的理由是;
(2)比较实验两组数据,可以判断设想C是否正确;在实验中,测量摩擦力时应保持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运动;上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表中"★"处的数值,其大小为N
(3)某同学分析实验3、4数据,并支持设想、你认为他这种分析方法(填"正确"或"不正确"),其理由是;
(4)请你利用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写出一种能将门关紧的方法:。
如图甲是利用压敏电阻的特性来测算压力大小的电路装置,其构造有托盘、压力传感器R,电流计G(量程600mA),托盘质量忽略不计.
(1)该压敏电阻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式为:R=100-20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当不称重时,电路的电阻是Ω,此时电流计示数是60mA,则电源电压为V;
(2)某次测量一物体,电流计示数为500mA,可知该物体对托盘的压力是N, 已知该物体与托盘的接触面积为4cm2,它对托盘的压强是Pa;
(3)在电路中串联定值电阻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如图乙.当电阻Rˊ接入后,该装置所测的压力范围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学习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髙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人下表:
(1)表格中数据★=;
(2)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3)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