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对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用“如酥”为喻,写出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的美景,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 | B.次句用近景与远景的映衬,写出小草刚发芽,近看稀稀朗朗、若有若无,而远看绿芽连成一片,草色因雨而绿的特有春景。 | C.后两句诗由写景转为议论,把早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的烟柳满皇都作对比,突出晚春满城烟柳景色的迷人可爱。 | D.这首小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回答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花鸟本是可娱之物,诗人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你如何理解?
赏析下列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十五月望月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中,“无声”二字包含意思丰富,请说说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诗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一句中的“”字用的最好,妙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山上的阳光。②池月:池边的月色。③开轩:开窗。④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⑤恨:遗憾。⑥感此:有感于此。⑦终宵:整夜。⑧劳:苦于。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描绘了夏夜南亭纳凉的愉悦,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 |
B.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之处躺卧着乘凉。 |
C.五六两句,从嗅觉与听觉的角度写纳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
D.后四句写夏夜南亭纳凉的遗憾与内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良宵美景,老朋友辛大却整夜不来共享。 |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是“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
B.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 |
C.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入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 |
D.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抒发了对辛大的怀念之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