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____________。
(2)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____________。
(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___________。
(4)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mL或______mL。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作答: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在0℃~t1℃之间时,相同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把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把该溶液降温到t1℃时,会析出甲物质 g。
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据图作答:
(1)一个氯分子是由 构成的;在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微粒的名称)。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硫原子 ;
(2)二氧化氮分子 :
(3)铝离子 ;
(4)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 ;
(5)用酒精消毒时要远离火源,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线上化学课堂中,老师演示了"吹气生火"实验,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 2O 2)粉末的脱脂棉上用导管吹气,脱脂棉燃烧了起来。同学们对该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复学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作出猜想】根据燃烧条件分析:①脱脂棉是可燃物;②吹出的气体可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③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温度达到脱脂棉的 。
【进行实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向过氧化钠粉末中不断吹气,观察到过氧化钠粉末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在导管口P处放置 ,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生成了氧气。同时还观察到 ,说明反应还放出了热量。
【得出结论】吹出的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同时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脱脂棉燃烧的条件。
探究二:试管内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②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1:CO 2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 2CO 3;
猜想2:H 2O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OH;
猜想3:CO 2和H 2O均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 2CO 3和NaOH。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氯化钡溶液,静置 |
产生白色沉淀 |
固体成分含有碳酸钠 |
②取适量①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 |
产生蓝色沉淀 |
固体成分含有 |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猜想3正确。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延伸】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 (填字母序号)灭火。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细沙
C.水基型灭火器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B为紫红色金属,C为黑色固体,则B为 ;A所属的类别为 (选填"酸"、"碱"或"盐")。
(2)若B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C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则C→A的反应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