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与作者观点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以后200年长盛不衰。帝国分裂、灭亡后,对于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驱。这是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的

A.“畏法者长在,自律者自由”的观念 B.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观念
C.法庭审判中注重证据,疑罪不罚的原则 D.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

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夫君者,民众父母也”(《新唐书·礼三本》)、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家国同构”的观念影响至今,民间亦有清明节祭祀的活动。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及其影响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皇帝制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一时,火箭、运载火箭、空间技术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下列话题符合历史史实的有( )
①东晋葛洪在其著作中就提到了“火箭”
②万有引力定律后为天文学的基础定律
③1992年起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④杨利伟是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