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城中矢尽,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稿人;得矢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潮惭益兵围之。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贼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动。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谓之曰:“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贼乃夜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顷之,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涡,巡夜袭击,大破之。还至桃陵,遇贼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分别其众,妫、檀及胡兵悉斩之,荥阳、陈留胁从兵,皆散令归业。旬日间,民去贼来归者万余户。
下面句中的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潮闻玄宗已蜀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B.以黑衣被:穿
C.贼笑不设备:防备
D.潮惭兵围之益:更加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
(2)贼乃夜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张巡是个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雄不辱使命》 )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 安陵君许寡人其:
② 以五百里之地早安陵易:
③ 岂五百里哉直:
④ 长跪而之谢:

阅读《童趣》,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
项为之()()数十
()一癞虾蟆()出神
翻译下列句子。(2分任选一句翻译)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课文一共回忆了自己儿时哪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你认为怎样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的主要人物是。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2)恐托付不(3)以伤先帝之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 B.吾欲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 D.永人争奔走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与顾章书》(吴均)
仆(1)去月谢病,还觅薜萝(2)。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3),孤峰限(4)日,幽岫(5)含云,深溪蓄翠,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6)幽居,遂葺(7)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8)。山谷所资(9),于斯(10)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11)
注释:(1)作者谦称。(2)〔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3)〔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4)(限)遮断。(5)〔幽岫〕幽深的山穴。(6)〔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7)〔葺〕修建。(8)又名竹米,隐士所食之物。(9)〔资〕出产。(10)这里。(11)〔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非虚妄之语。
文中作者描写了石门山怎样的美景?(用文中语句回答)
作者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你对作者的归隐之举持何态度?请简述观点及理由。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自董卓来()(2)名微而众()
(3)天子而令诸侯()(4)利南海()
下面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此殆天所以资
B则名微众寡/国险民附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
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4个)
①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
②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什么的重要性?试从文中找出相应词语作答。
你还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其它故事吗?请列举一两例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