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的主要人物是 。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恐托付不效 (3)以伤先帝之明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 B.吾欲之南海 |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D.永之人争奔走焉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2)因书之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阡陌交通()(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便要还家()(4)不足为外人道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2分)
阅读《陈涉世家》,完成文后题目(18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会天大雨 ﹙ ﹚ 为天下唱﹙ ﹚
置人所罾鱼腹中 ﹙ ﹚ 等死,死国可乎﹙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③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请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陈胜、吴广是如何顺利发动起义的。(3分)
选段划线处细致的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5分)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①恢弘志士之气恢弘 :②引喻失义义:
③陟罚臧否陟 :④使人收拾船筏收拾:翻译下列句子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后人有言“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阿斗早有担虑。请仔细阅读甲文,说出诸葛亮有哪些担虑。
仔细阅读乙文,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
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有一句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请写出来。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解释划线的词语。
友人来过()适使其仆市履于肆()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 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吾 不 能 知 子 而 缪 以 疑 子 吾 之 罪 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